社會議題要交流,而不是關閉「留言處」|談引述經典詮釋宗教對性少數群體看法的那位青年

 


剛才和柔佛新山一家私立大學學院談《全民媒體素養》的培訓工作,我和圖書館及資料處處長的對話中,提到社會科學中的「偏見」,所以在談媒體識讀的時候沒有辦法說「他絕對錯」「他肯定對」,只能夠談論每一條接獲訊息背後的動機。

昨天我長篇大論的寫了關於佛教對於性少數群體看法,漏寫了一段文字「為什麼一個論壇發言代表的專頁下不允許公開交流?」—— 當然你可以將它詮釋為,「那是他的個人臉書,他有自由權利讓你發言或否」

自由發言是憲法賦予的權利,更何況如果理智發言的話,也知道如何交流的話,為什麼要限制發言呢?

佛教徒不是不允許辯論,更何況老總釋迦牟尼鼓勵學佛人不要盲目相信,藏傳佛教出家僧人也會辯經。再說佛陀的十六尊者中,摩訶迦旃延是以論議聞名,肯定是學佛人的精神,可是不能辯論、交流—— 不視為學佛人之善舉。

對,「訊息背後的動機」—— 舉辦的論壇背後的動機。

我先用公關角度來剖析這個論壇失效和乖離的幾個點。

「宗教在性少數群體中扮演的角色」,從字面上來看,主要是希望如果你發現到自己是性少數群體,想要從信仰中得到安慰和指引而前來聆聽論壇內容,但一踏入論壇就聽到「性少數者是犯罪的人,下地獄!」類似這樣的立場看法時,請問「宗教」在「性少數群體」中扮演的角色是趕盡殺絕嗎?

佛陀時期,他周遊列國時,幫助過多少個少數群體?其弟子不也是如此?

容許我用一個這樣的例子,妓女在道德倫理上是對的嗎?如該位代表說我們不應該推崇自由主義(Liberalism)的話,那妓女這份工作也算是下地獄的工作吧?那為什麼佛陀要度化大妓女——蓮華色女?

正式由組織舉辦的公開論壇,本應該邀請官方的組織代表來給予意見,更何況是宗教信仰相關的跨宗教論壇,一個不知道是否已經皈依的自稱佛教徒在跨宗教論壇上給予意見,只能夠是他個人的看法,無法代表整個佛教。

世界每一宗教都會因為對於教法不一樣的見解,在依據主要教法,隨後依據不同的著重點分門宗派;伊斯蘭教有四個Mazhab,也有因為分歧而存在著遜尼和什葉;基督教分成Roman Catholic Church,Orthodox Church,Protestant Church,然後在Protestant裡頭提及的有Baptists,Methodists等。

漢傳佛教,八個大乘宗派,分別為“禪宗、天台宗、華嚴宗、密宗、法相宗、律宗、三論宗、淨土宗”;兩個小乘宗派,分別為“俱舍宗、成實宗 —— 都是依據釋迦牟尼,然而修行方式有別。

當這位論壇上的這位自稱佛教青年,說「我們應當以佛經為依據」—— 這一點我昨天長篇大論了。

說「佛教裡公認的過去的有所成就的祖師及大德的著作」—— 請問是哪一位大德,基於論議、修行、學習,我真的很想知道。

「一些法師也是持同樣或類似立場」—— 敢問哪一位法師,一樣,基於論議、修行、學習,我真的很想知道。

──── #容許我丟一丟佛學書包────

早上和幾位師兄談到這個論壇的事情,我安心的是已經有反應給佛教組織,希望他們作出適當的反應。

性少數群體的議題本來就不會有單贏狀態,只能夠尋找平衡點。

解析佛教經典,更不能夠斷章取義。

這位自稱佛教青年表示「要參考過去成就祖師大德」,那我們來看「聖言量」(Sabda)

佛陀經過三個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最後得證菩提,釋迦牟尼將他所見、所證,在經典裡說出來,所以經典又稱為聖言量。聖者大智其言詞必然沒錯。我們判斷一位法師、善知識講得對不對,要用聖言量來印證,無可否認跟聖言量相對的話是對的,不想對的話就是錯的。

可是佛法的理論根據,以三種標準作為說服人的方便,

第一「現量」——用事實證明,
第二「比量」——用邏輯推論,
第三「聖言量」——佛在鏡中所說,

基於事實證明和邏輯推論,所以肯定經得起考驗,但是「聖言量」也成了現今社會引起爭論的焦點。

這位自稱佛教青年,我想從近代佛教學者的觀點去看,歷史的方法論、考古學、語言學、進化論的角度,來研究經典時,發現到佛陀時期沒有留下成文的經典,最早的經典傳送是以口傳口代代相傳。

隨著時代演變,有多少事情發生,進而出現了派系、部,演變立場,各派所執所計的鬥士不可違背的聖言量。若如此,我敢問能否將所有經典佛說凝聚而不相違背—— 那是辦不到的。

世界是向前進,而不是往後退。

佛教不是盲目追隨的宗教,它是一門教育!

佛陀說法的對象有不同的程度,人有不同的根性,因此接受不同程度及不同修行方法的佛法;可是,要記得古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所做的教相判釋的工作,漸漸的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人的需求和觀點。

所以,以現代人能夠接受的觀點而看,佛說的「聖言量」應該貼切到佛法的根本教義——三法印、四依為基準。

三法印: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寂靜涅槃

四依:依法不依人、依智不依識、依義不依語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。

──── #跨宗教論壇交流 ────
丟完佛學書包,我丟企業傳播公關的書包,恰恰好自己是以研究跨宗教傳播為主的碩士研究生。

延續我上面所談,

第一, 為什麼是一個沒有組織認可的自稱佛教青年?

第二, 為什麼論壇上都是一面倒而無法聆聽到兩邊的看法?這乖離了「宗教在性少數群體的角色」,更像是「我的立場是這樣,你的出現只能夠是贊同我的立場」

第三, 籌辦單位是以「基本人權」為主,但是卻將「少數人的基本權利」掃在地毯下,乖離主辦單位的組織願景。

第四, 另一個聯辦單位是以「女性權益」為主,但是允許宗教司在跨宗教信仰論壇上,發表以「女人是被創造下來為男生工具」。

以上四點,足以看到當中不專業。

懇求馬來西亞全國性佛教團體對這位自稱佛教青年的看法,作出適當的評論。

Post a Comment

0 Comments